品读清代茶僧释超全的《武夷茶歌》

品读清代茶僧释超全的《武夷茶歌》

56阅读 2019-02-13 01:36 文献

主要关于武夷山茶的文章、知识;制茶、评茶经验交流,还有一些知识文章分享。         

  清代茶僧释超全的《武夷茶歌》是福建乌龙茶始创于武夷山的佐证,也是记录乌龙茶制作工艺的第一手资料,蕴含了关于武夷茶区茶的发展历程、采摘、制作、品类以及武夷山特有的祭祀、喊山习俗等丰富的茶文化信息,极具史料价值。藉史志文献和参考现有研究成果对上述问题略加考论,使茶歌中反映的从远古时期到清代的武夷茶文化得以清晰的呈现。

《武夷茶歌》

  释超全


建州团茶始丁谓,贡小龙团君谟制。


元丰敕献密云龙,品比小团更为贵。


无人特设御茶园,山民终岁修贡事。


明兴茶贡永革除,玉食岂为遐方累。


相传老人初献茶,死为山神享庙祀。


景泰年间茶久荒,喊山岁犹供祭费。


输官茶购自他山,郭公青螺除其弊。


嗣后岩茶亦渐生,山中借此少为利。


往年荐新苦黄冠,遍采春芽三日内。


搜尺深山栗粒空,官令禁绝民蒙惠。


种茶辛苦甚种田,耘锄采抽与烘焙。


谷雨届其处处忙,两旬昼夜眠餐废。


道人山客资为粮,春作秋成如望岁。


凡茶之产准地利,溪北地厚溪南次。


平洲浅渚土膏轻,幽谷高崖烟雨腻。


凡茶之候视天时,最喜天晴北风吹。


苦遭阴雨风南来,色香顿减淡无味。


近时制法重清漳,漳芽漳片标名异。


如梅斯馥兰斯馨,大抵焙时候香气。


鼎中笼上炉火温,心闲手敏工夫细。


岩阿宋树无多丛,雀舌吐红霜叶醉。


终朝采采不盈掬,漳人好事自珍秘。


积雨山楼苦昼间,一宵茶话留千载。


重烹山茗沃枯肠,雨声杂沓松涛沸。



该茶歌对武茶岩茶的发展历程、制茶工艺、丰富的茶类、武夷山独特的祭祀和喊山茶俗、武夷地区茶的发展历程有简要概述。


释超全,俗名阮旻锡,字畴生,号梦庵,自称“轮山遗衲”,祖居金陵,明洪武间移居福建厦门同安。阮旻锡一生所作的诗文颇多,仅现存的《夕阳寮诗稿》、《夕阳寮存稿》就收录其诗文517首(篇)。他对道藏释典、诸子百家、兵法战阵、医术占卜、方技之术,皆有研究。其著述颇丰,主要有:《四书测读》、《金刚经说》、《续佛法金汤》、《谈道录》、《清源会诗篇》、《慧庵倡和韵选》、《燕山纪游》、《海上见闻录定本》,及对福建茶文化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《武夷茶歌》和《安溪茶歌》等。惜释超全的著作大多散佚,存世仅《夕阳寮诗稿》、《夕阳寮存稿》、《海上见闻录定本》和《幔亭游稿》。


《同安县志》嘉庆刊本、清董天工修撰的《武夷山志》、《崇安县志》雍正十一年刻本等皆无释超全的传记,其生卒及生平事迹不祥。在车萍萍的《阮旻锡考》①和何丙仲的《阮旻锡和》对释超全生平简述的基础之上,结合《泉州文史》、《厦门佛教志》、《武夷山志》等资料考证,笔者对释超全的生平简述如下:


释超全生于明天启七年(1627年),卒于康熙五十一年(1712),享年八十有六。崇祯十二年(1644),李自成攻入京师,阮旻锡师从工部尚书曾樱性习理学,与之共患难;顺治五年(1649),清军攻袭厦门,曾樱战败,殉节自尽,阮旻锡冒险为其收尸。顺治十二年(1655年),郑成功在厦门设储贤馆,阮旻锡为其幕僚之一;康熙二年(1663)十一月,迨海山破,郑经金门会船,为清军与荷夷夹击,弃金、厦,退守铜山,阮旻锡料抗清无望遂弃家行邀,奔走四方,留滞燕云二十余载。1663年秋,离厦远游渡江,寓文圃山中孚村;1664年春,移居至清溪(今安溪)坂头;1664年秋,迁居长乐;康熙五年(1666),抵达北京;1667年,即入京第二年,第一次返闽,举家迁回厦门夕阳山(今厦门杏林东孚镇);1668年秋返京;康熙庚申(1680年),再次返闽,葬其二亲于夕阳山麓,再次返闽时,阮旻锡于《温陵诗纪》中感慨到:“相看如隔世,恍惚记生前”,时隔十余载,故里河山非,病妻迫岁暮;1683年秋,在燕山太子峪观音庵剃度出家,身份由遗民转变为僧人,法号超全;1687年离开北京,在京二十二年间,释超全游历了北京及周边的名胜古迹,留下了不少抒情伤怀的诗篇;1688年,离开久居的北京到武昌拜访丁雁水②;1689年,至金陵,隐居于金陵城南青溪之上;1693年孟夏,为《夕阳寮诗稿》作后跋;甲戌年(1694年),重归故里,是年,慕茶名至武夷山,入武夷山天心禅寺为僧,与闽南籍僧人超位(姓黄,号寿宗,清漳浦人)、超煌(又名元煌,字泉声,龙溪人)、衍操(姓刘,字松山,清代漳浦人)等人常在寺庙研习茶艺,以茶论佛,品茗论道,以茶说经,还结识了隐居于茶洞的李卷(李时兴之子),传习工夫茶艺,品饮论茶。


康熙四十五年(1706),释超全在厦门写下《武夷茶歌》的姊妹篇《安溪茶歌》,而《武夷茶歌》的创作早于《安溪茶歌》。“重烹山茗沃枯肠,雨声杂沓松涛沸”,意思是,雨声杂沓松涛呼啸的时候,于寺庙中烹茶煮茗润枯肠,表明《武夷茶歌》是释在武夷山为茶僧时所写。现有的史料中并无关于释超全何时离开武夷山抵达厦门的资料,但释超全离开武夷山后,至泉州组织“泉山诗社”和“清源诗社”,并著《清源诗会编》。清代林佶(1660-1720)为《清源诗会编》作的序的时间是康熙癸末(1703年)后,说明此时释超全早已离开武夷山。


笔者推测,释超全《武夷茶歌》一诗大致作于1694年—1703年间。


鸣谢: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原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感谢原作者提供素材。如有侵权请与我们,再次感谢!

上一页:喝茶的是什么样的人

下一页:“蒙顶甘露杯”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